仓库强了,天下就太平了。近年来,假化肥、种子违规、占用耕地等乱象时有出现,威胁粮食安全。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人民网整理了相关案例以示警示。
氮肥冒充复合肥,农资被骗子造假。
2023年2月,被告人张某、司某明知从被告焦某购买的化肥包装袋为复合肥(标注氮、磷、钾≥18%),但实际上是氮肥。他们纠集被告人李某等十余人,以复合肥名义在多地出售。销售团队分工明确。不同的人物分别负责下乡推广产品、游说农民听课、“专家授课”、协调生产等。他们通过免费宴请、赠送礼品等方式,通过管理部门进行检查、登记付款、送货上门等方式,宣布将复合肥卖给农民购买。销售额达到177万余元。还查明,焦某的销售额超过87万元。经检验,涉案化肥氮、磷、钾含量不符合标准,属于不合格产品。
法院经审理,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90万元;判处被告人SI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以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焦某有期徒刑六年,判处李某等人有期徒刑五年以上二年以下,并处罚金。一些被告被停职。
结合案例解释一下
时间农资“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手段极其狡猾,经常在农村作案。犯罪分子利用小恩小惠,引诱农民参加“讲座”,冒充专家推荐虚假农业投入品,并利用折扣、促销手段骗取钱财。农民需提高警惕,谨慎购买农产品,避免上当受骗。
不耕耘好种子,违规严惩
2023年5月,江西省宜春市农业农村局接到惠州某企业举报,称山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云n”水稻种子侵犯了“19×”的各项权利。经检测,“云n”与授权品种“19x”为同一品种。经查,亚某公司未获得“19x”品种持有人许可,生产该品种水稻种子15625公斤销售给沃某公司,销售价格9.6元/公斤,销售额15万元。沃某公司将在江西全省销售所购水稻种子。经调查调处,伊春市农业农村局责令当事人亚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处以法定最低罚款(货值五倍)百分之十的罚款7.5万元。亚洲公司将向侵权方支付所有违法所得。
结合案例解释一下
种业违法行为侵犯了各类权利人的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可能引发劳动事故。实践中,重复侵权、真假混售等新的侵权模式时有发生。请广大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经营单位购买种子,并举报假货如果他们发现它们,请及时处理。还有这个。
占耕地搞文化旅游,坚决不协商破解
2023年5月,根据自然资源局移送的案件,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公安局在安陆市侦破张某祥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查,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犯罪嫌疑人张某祥、左某华等人,在未取得土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在安陆市宿水镇3个村利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生产农产品。道路建设、土地平整、土石方开采等使用土石方超过20万立方米,造成203公顷农业用地(其中26.5公顷永久主田、41.5公顷)生长条件严重破坏。一般田地,其余为森林)。 2024年1月,孝昌人民法院以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张某祥、左某华有期徒刑四年零两个月,并处罚金六万元;对二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
结合案例解释一下
乡村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土地供需矛盾。面对社会资本下乡,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始终绷紧守住耕地红线的这根弦,依法依规从事各项建设和用地,坚决杜绝非法劳务、毁坏耕地等违法犯罪行为。
。
(编辑:薄晨迪、邓智慧)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