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瞧瞧这个甲骨文像什么?”“像一条扭动的蛇!”克日,一场春节文明讲座在塞浦路斯中文黉舍举办。“蛇”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书等书体在屏幕上顺次浮现,孩子们专一地在纸上形貌,感触汉字的状态之美。 这是塞浦路斯中文黉舍校长韩梅梅传来的视频中的场景。作为这个地中海岛国上独一一所汉文黉舍,这里不只有华侨先生,还吸引了良多“洋先生”来学中文。 塞浦路斯华人移平易近汗青仅有三四十年,跟着华侨二代到达学龄,中文教导需要日益急切。韩梅梅先是结合多少位家长开了个小型周末中文班,2012年前后,华侨学龄儿童已有近百人,韩梅梅决议办一所华校。 “事先咱们面对无园地、无课本、无教师的‘三无窘境’,加之华裔华人寓居疏散且总数未几,办学难度很年夜。”韩梅梅说,起首要处理园地成绩,她将眼光投向尼科西亚市政厅。“我带着办学计划与担任人相同。出其不意的是,对方不只批准供给园地,还给了经费支撑。” 2012年5月,塞浦路斯中文黉舍在尼科西亚市政厅综合效劳核心建立。后来黉舍只在周末讲课,教师均为兼职。2015年韩梅梅辞去在弗雷德里克年夜学的任务,将全体精神投退学校。 2016年8月,市政厅支援名目停止,黉舍在市核心室庐区租下一栋小楼,改为周一至周六整日制讲课。“小楼事先很破败,咱们本人粉刷墙面,装上灯,摆上桌椅,安排出8间课堂,院子里也添置了滑梯等游乐设备。”韩梅梅说。 塞浦路斯中文黉舍现有近200逻辑学生,先生年纪跨度很年夜,从2岁半到60岁都有。除幼儿、小学跟中学组外,还开设成人组。成人组学生都是对中汉文化感兴致确当地人,有状师、管帐、老师等各行各业人士。 据韩梅梅先容,黉舍采用小班教养形式,依照先生年纪跟中文程度分班,每个班选用差别的课本跟教法。教师均具有专业配景,并经由过程教养研究、专项培训实现才能进阶。 “最初咱们只有华侨先生,当初华侨跟非华侨各占50%。非华侨先生进修中文的热忱越来越高,暑期后咱们开学稍晚,常有孩子急不可待地问家长何时停课。”韩梅梅说。 她举例道,有个俄罗斯裔女孩4岁就在这里学中文,已保持10年,现在听、说、读、写都很优良。另有个塞浦路斯先生学了4年中文,现在已年夜学结业并筹备到中国深造。 韩梅梅说,黉舍始终警惕翼翼地庇护各人学中文的小小“火苗”。“塞浦路斯是个多元文明国度,言语也很丰盛,每团体学中文的目的跟诉求不尽雷同,但只有有需要咱们就只管满意,比方咱们每周六上午面向大众开放中文年夜班课,曾经保持10年。” 黉舍不只开设围棋、书法、国画等文明课程,还会举行丰盛的文明运动。韩梅梅说:“每年春节咱们都市办新春庙会,民风休会、汉服展现、中国美食等包罗万象;回生节时期还会举行友爱活动会,有踢毽子、拔河等传统活动名目。” 2019年,黉舍在利马索尔市开设了一所分校,客岁拉纳卡市的分校也树立起来。韩梅梅说:“从前本地先生每周都要由家长开车送到尼科西亚上课,现在孩子们能够免于奔走之苦。咱们也与利马索尔跟拉纳卡的多所中小学配合,在校内开设中文课程。” 谈及将来开展,韩梅梅说,黉舍将幼儿中文教导作为重点偏向之一,打算拓展与外地幼儿园的配合;同时将连续强化师资建立与教养园地进级,推动正规化过程,并推进与外地教导系统接轨;别的还将踊跃构造师生参加社区运动,助力华人家庭融入主流社会。 (据中新社电 记者吴侃) (责编:李昉、郝孟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