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正在为国防工业的发展制定方向

日期:2025-10-18 08:59 浏览:

10月3日,新西兰国防部发布《国防工业战略:更快的交付能力》(以下简称《战略》)。这是今年4月《国防军计划》的主要配套文本。旨在提高装备交付效率,增强供应链稳定性,赋能国内国防工业,促进国防需求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 针对当地近800家国防相关企业缺乏技术储备和产能信息的问题,《战略》提出建立全程情报对接机制:要求国防部在2026年底前完成国防工业平台工业建立,了解当地技术发展情况;通过更新年度采购计划、启动“新西兰国防军管道”项目,明确脱产流程和时间节点,帮助企业提前3至5年产能提升。从2026年开始,新西兰还将发布太空、无人系统和对抗系统、装备保障三大战略产业发展声明,为当地研发确定优先事项。 在合作体系建设方面,该战略采取“本土强化+国际合作”的双轨模式。在地方层面,从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新西兰将要求当地主要供应商提交“新西兰工业能力计划”,支持中小企业从零部件制造转向系统集成并开展国际分包业务;将设立5000万新西兰元(约合3000万美元)的科技单位升级基金和1亿至3亿新西兰元的技术加速器基金,以支持开发长航时无人机和太空监视等技术的发展。国际合作方面,新西兰将与澳大利亚深化防务一体化,通过安全审查互认和联合支持,实现P-8A反潜巡逻雷达机等装备的跨海维护;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渠道。今年8月接待韩国国防计划管理局代表团时,重点展示了本土航天发射技术,为后续技术出口铺平道路。 在运营层面,该战略侧重于优化采购和提高供应链弹性。采购方面,新西兰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召开研讨会,修订合同模板,引入“最低可行产能”模式——优先交付基本功能设备,随后逐步增量升级,以达到满足需求的目的。十个安装周期。供应链侧,确立本地优先原则,将C-130J运输机自卫系统测试等重点任务交给本地企业;加入“印太工业韧性伙伴关系”,推动印太与太平洋岛国分享小船维修技能,构建区域合作网络。 根据扩大的《战略》,新西兰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投资120亿新西兰元用于国防工业建设。 《国防力量规划》和《国防工业战略》每两年同步修订一次,确保投资快速转化为工业强国。从此前数据来看,新西兰2023-2024财年国防开支达到51.27亿新西兰元,其中15.25亿用于采购,9亿用于维护培训。相关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规模以上企业通过《本地分包比例要求》。仅巴布科克公司这一主要供应商就带动了580家分包公司加入国防产业链。此外,新西兰目前的长航时无人机、海事数据融合等研发项目,除了满足当地防务需求外,同时拓展了全球安全市场的应用场景。 《战略》省略了长期目标:将新西兰国防防御力从不足1%提高到2%以上,强化太空态势感知、非传统安全威胁应对、装备保障三大核心能力。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澳大利亚国防战略报告的区域协调要求,也为共享五眼联盟提供了技术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战略》的实施面临几个问题:问题:新西兰国内国防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基础技术储备不足,部分技术转化效率尚未得到证实,新西兰120亿美元预算的长期投资可持续性仍需评估。此外,整个战略文本共45次提及澳大利亚,反映出新西兰对国防工业的高度依赖,导致难以形成“多元化支持”的格局,并可能削弱新西兰在后续联盟合作中的话语权。 (郭秉鑫) (编辑:彭静、唐松)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